PCE INSTRUMENTS PCE-DBC 650 干体温度校准器

安全预防措施
安全信息
否则,可能会影响仪器的保护功能。安全信息请参见警告和注意部分。
- 以下定义适用于“警告”和“注意”。
- “警告”表示可能对用户造成伤害的情况和行为。
- “注意”表示可能损坏仪器的情况和行为。
警告
为避免人身伤害,请遵循以下准则。
概括
请勿将本仪器用于除校准之外的其他用途。本仪器专为温度校准而设计。任何其他用途都可能对用户造成不可预知的损害。请勿将仪器放置在柜子或其他物体下方。顶部需要留出空间,以便安全轻松地插入和取出探头。特别注意长时间在高温下使用本仪器。不建议在无人监测的高温下使用,可能会有安全问题。除垂直放置外,不允许以任何其他方式承重操作仪器。倾斜仪器或翻转仪器可能会引起火灾。
小心燃烧
工作时切勿触摸温控器。切勿在易燃物附近使用仪器。在高温下使用本仪器需要注意。在恒温 30 ℃ 以上时,屏幕将显示高温警告图标和文字。无论仪器是否在工作,请不要拔下插头,以避免人身伤害或火灾。温度高于 300 ℃ 时请勿关闭仪器。这会导致危险情况。选择低于 300 ℃ 的设定点,关闭输出,待其冷却后再关闭仪器。
简介
干体温度校准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温度校准仪器,使用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机械、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目前,干体温度校准器存在一个缺点:tag国内干式校准炉领域存在升温慢、降温慢的问题,用户校准时间较长。最新一代干式炉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加热原理设计,具有升温快、降温快、降温快的特点,大大提高了现有的校准效率。我公司生产的干式炉温度校准仪采用精密的传感器和可靠的控温电路,精度高于国内同类产品,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
主要特点
- 体积小、重量轻,方便携带;
- 多种插入管类型,可满足不同尺寸、数量的传感器测试、校准。并可根据用户特殊需求定制;
- 良好的水平温场和垂直温场;
- 传感器的插入深度比其他制造商的更深。
- 5.0英寸TFT液晶触摸屏,16位真彩图像,使用简单直观;
- 冷却速度快、定型容易、温控稳定性好;
- 浸泡块可更换;
- 具有负载短路、负载断路、传感器保护等功能。
- 具有负载短路、负载切断电路、传感器保护功能。
快速参考
显示界面
显示界面:数字显示方式、图形显示方式。
- 冷端温度:实时刷新干燥炉内部热电偶冷端温度
- 高温警告:当温控器温度超过100℃时,显示闪烁的“注意热”字样和警告图标。
- 实时图形:数字显示模式可切换为实时图形模式。
- 主输出指示灯:指示加热模块是否工作,灰色表示不工作,红色表示工作;
- 日期和时间:实时刷新日期和时间。
- 开始按钮:启动仪器。
- 停止按钮:仪器工作时(加热时),按此按钮,仪器停止工作。
- 菜单键:进入菜单界面。
- 温度设定:进入温度设定界面,设定范围:100~1200℃
- 温度测量:实时刷新干体炉内部热电偶测量的温度,即干体炉内场温度;
- 温度波动度:实时刷新一段时间内测量的最大与最小温度差值;
- 控温时间:当前控温过程从开始加热到加热结束所消耗的时间,实时更新。

完整的曲线图最多可显示600个温度点,以3秒/次的频率刷新,全屏曲线将滚动显示。
- 运行时间:实时刷新从开炉开始算起的运行时间。
- 数字显示模式:从图形显示模式切换到数字显示模式。
启动干体校准器
连接交流电源
使用附件中提供的电源线将干燥炉连接至220V交流电源。
打开开关
打开前部电源开关
若设备未能成功启动,请按照以下步骤检查:
- 检查电源线是否接触良好
- 若检查后仪器仍无法启动,请检查电源保险丝是否已熔断,必要时请更换保险丝。
- 如果经过上述检查后仪器仍不能正常工作,请与相关部门联系。
即用型
按照以下步骤快速使用:
设定目标温度
点击主界面下的设置温度输入框,弹出温度窗口,输入目标温度,点击“确认”按钮,返回主界面,温度设置成功。
开始加热
点击
运行仪器。按钮颜色将变为橙色
且输出指示灯会按特定时间间隔闪烁。
停止工作
点击
停止工作。
操作说明
菜单结构:
菜单
菜单界面主要分为8个功能模块,分别是系统设置、输出参数设置、控温设置、温度校正、 file 记录、温控数据、时间设定和系统信息。
系統設定
系统设置:常规设置项,包括语言、比例、分辨率、亮度、温度下限报警。点击
将系统设置恢复为出厂设置。
语言设定
支持中文、英文选择,点击屏幕相应区域进行设置。
比例设定
支持摄氏度℃、华氏度℉两种制式,点击屏幕相应区域进行设置。
解决率设置
支持0.01、0.001分辨率选择,点击屏幕相应区域即可查看。
上限报警
用于设置报警上限,输出开启时,若温控块温度超过报警上限,系统弹出温度报警窗口,蜂鸣器鸣叫,并强制关闭输出,设置范围90℃~1250℃,不能高于报警上限。
下限报警
用于设置报警下限,当输出打开时,若温控块温度低于报警下限,系统给出报警信息,设置范围为90℃~1250℃,不能低于报警下限。
亮度设置
百分比tage值设置,共5个档位,分别为20%、40%、60%、80%、100%,点击“+/-”按钮调整亮度。
参数输出设置
参数输出设置: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采用PID控制来控制炉体温度场,在此画面中,用户可以自定义PID输出参数,以满足现场要求。出厂时,系统预设了一套厂家制作的PID参数。按
按钮将PID输出参数恢复为出厂默认设置。
PID循环设定
仪表调节动作周期以秒为单位,范围为1~100,预设值为3,此参数对调节的好坏影响很大,合适的值可以很好的解决过冲、振荡现象,获得较好的响应速度,建议在预设值的基础上修改此值。
PID比例系数设定
PID中比例系数P,单位为%,范围为1~9999,预设值为50。比例系数决定比例带的大小,比例带越小,调节作用越强(相当于增加了 amp比例带越大,调节效果越差,建议在设定值的基础上修改。
PID积分时间设定
PID积分时间I,单位:s,设定范围:1~9999,系统预设为700。积分时间决定积分的强度,积分时间短,积分效果强,消除静差的时间也短,但积分时间过强,在温度稳定时容易产生振荡;反之,积分时间长,积分效果弱,但消除静差的时间长,建议在预设值基础上修改该值。
PID微分时间设定
PID微分时间D,单位:s,设定范围:1~9999,系统预设为14。微分时间决定微分作用的强度,微分时间越长,微分作用越强,对温度变化敏感,可以减少温度超调,但微分作用过强,可能会增加温度震荡 amp并延长稳定时间。
功率限制
单位为%。设置范围为1~100,系统预设值为14。数值越大,输出功率越大,加热速度越快,但会对加热模块的寿命产生不利影响。
笔记:点击
设置完成后 按钮,设置值才会被保存,否则为失败动作。
温度控制设置
温控设定:用于确定温度控制是否达到稳定状态。如图4.5所示,以图中参数为例amp例如,当测量温度达到设定温度点在±0.50℃的偏差范围内,且波动度小于或等于±0.20℃持续3分钟时,系统判定温控稳定,此时用户可以采集被检传感器的测量数据。当系统判定温度稳定后,蜂鸣器响起,主界面“PV”字样显示为绿色。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温控参数,温度波动度与目标偏差越小,稳定时间越大,判定温控稳定的条件越严格,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建议在预设值基础上修改参数。
温度波动
一段周期内测量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的温差,用来反映测量温度的稳定性。
目标偏差
测量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差值反映了测量温度与目标温度之间的偏差。
稳定时间
定义的温度波动和目标偏差之间的温度测量时间持续时间。
笔记:设置后点击该按钮,设置值将被保存,否则为现场动作。
笔记:系统温度稳定性标准仅供参考。
温度校准模式
温度校准选择:用于选择温度校正模式,包含线性校正模式、点校正模式,如图4.6所示。
衬管校准
线性校正利用校准数据建立二元多重线性方程,保证整个范围内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例如ample:已对300℃、400℃点进行校正此模式下,300℃~400℃之间所有温度点均已校正。
点校准
点校正只校正固定设定温度点的误差,可改变“定点校正表”中的设定值和校正值,例如:amp例如,该模式若对300℃、400℃温度点进行校正,则只对300℃、400℃两个温度点进行校正,300℃~400℃之间的其他温度点不进行校正。
温度校正
温度校正:用于对测量的温度值进行校正。当主界面测温精度较差时,用户可以使用温度校正界面进行校正。在温度校正模式界面,按 键关闭
or
进入温度校正界面。
系统提供20个温度点,当测量的温度与真实温度有误差时,可以通过修改修正值来修正当前测量的温度值。
修改原则:需用户提供参考标准温度传感器,当控温达到稳定时,在原设定值对应的修正值基础上加上干体炉实测温度与标准传感器测得的真实温度之差。例如amp例如,干燥炉温度设定为300℃,当控温达到稳定时,干燥炉主界面测量温度显示为299.97℃,标准传感器测量的真实温度为300.03℃,因此两者相差-0.06℃。在校正界面,300℃设定值对应的蓝色框内的校正值当前为300.00℃,修改为299.94℃。表示修改
到
并点击
..然后返回主界面,等待温控再次稳定,若测温精度仍不理想,可以以修正值299.94℃为基准,用同样的方法再次修复,直至温度点300℃修正完成。
恢复默认:增加了恢复温度值出厂值和恢复未校准状态的选项,如果误操作修改了温度值,可以将温度值恢复为出厂默认值。如果按
没有效果,修改任意温度值并重试。
笔记:点击
设置完成后 按钮,设置值才会被保存,否则为失败动作。
File 记录
File 录音清单: File 目录。共 10 条数据 file可以保存。在 file 列表页,每个页面的名称 file以及最后一次 file 修改后,将显示修改内容。如果 file 为空,不显示任何内容。
File 记录:为用户提供手动记录并保存数据的功能。
- File 名称:最多16个字符(一个汉字等于两个英文字符)。 file 名称将显示在 file 记录列表。 file 必须输入名称,否则保存操作无效;
- 删除并保存:删除或保存所有输入的信息 file;
- 左右翻页:a file 最多可保存6个传感器信息,翻右页会显示传感器4传感器5、传感器6;
- 上下翻页:一个传感器最多可保存10个温度设置和测量数据;
- 传感器测量数据:点击相应区域输入;
- 传感器设置温度:点击相应区域输入;
- 传感器属性编辑:点击此区域进入传感器属性编辑界面,包括引用号、索引号、r和数据单位。

- 数字:最多4个英文字符,点击相应区域输入;
- 索引符号:最多8个英文字符,点击相应区域输入;
- 数据单位:包括℃至℉、Ω、mV至℉。
- 删除 删除当前传感器的所有信息。
温控数据
温度控制 file 列表: file 目录。共 50 条数据 file可以保存。每个 file 显示在温度控制 file 列表。 如果 file 为空,不显示任何内容。
存储功能:开启存储功能时,每次启动加热操作时系统都会弹出对话框存储温控数据,若开启存储,则以3秒/次的频率存储温控数据,若关闭存储功能则不显示提示(温控过程中无法更改配置)。
上下翻页: 你可以 view 前五个或后五个温控数据 files;
全部删除: 按下 ”
”按钮删除全部50条温控数据 file每次加载一个,耗时较长,请耐心等待。
温度控制 file: 显示 file 姓名, file 编号、日期时间、温度设定、温度点数、控温总时间、控温达到稳定时间。 file 为空,不显示任何内容。
删除 files:删除一个当前 file。 其他 file不受影响。空 files 点击时不会有任何反应。
图形 view英: File 为空点按无反应;温度控制的日期 files 显示为曲线图,即历史曲线。空 files 点击时不会有任何反应。
在此界面中,一屏曲线图最多可显示600个温控数据,按照温控数据存储频率3秒/次计算,一屏曲线图耗时0.5小时,用户可以 view 向右旋转可查看以下温控数据,当温控达到稳定状态时,当前测量的温度会以绿色显示。
时间设定
时间设置:用于修改时间和日期,在主界面右上角实时刷新。
通过“
“ 和 ”
”按钮。
笔记:设置完成后点击该按钮,设置值将被保存,否则为失败动作。
系统信息
系统信息:显示炉子的基本信息,包括序列号、软件版本号、 file 功能和通信功能。
技术指标
笔记:本技术指标在23±5℃环境下有效,且产品达到设定温度后需稳定10分钟:
- 温度范围:300~1200℃;
- 分辨率:0.001℃;
- 刻度单位:℃、℉;
- 准确度:0.1%;
- 温度稳定性:≤±0.2℃/15分钟;
- 水平温场:≤±0.25℃(配恒温器);
- 垂直温度场:以均热块孔底计算10mm范围内偏差1℃
- 插入深度:135mm;
- Heating speed :25℃~100℃:10mins;100℃~600℃:15mins; 600℃~800℃:20mins;800℃~1200℃:30mins;
- Cooling speed:1200℃~800℃:25mins;800℃~600℃:15mins; 600℃~300℃:60mins;300℃~50℃:180mins;
- 插入传感器数量及开孔尺寸:4孔(标准)、φ6、φ8、φ10、φ12mm。
笔记:均热区外径为39mm,需注明传感器插入深度及外径。
一般技术规格
- 环境温度范围:0~50℃(32-122℉);
- 环境湿度范围:0%-90%(无凝露);
- 外形尺寸:250mm×150mm×310mm(长×宽×高)
- 净重:11kg;
- 工作量tage:220V.AC±10%,可选配 110V.AC±10%,45-65Hz;
- 功率:3000W。
维护
更换保险丝管
保险丝管安装在电源插座开关的下面。
保险丝管规格:
20A L 250V 保险丝型号 φ5x20mm
操作步骤:
- 关闭电源并拔下电源线。
- 找到保险丝的位置,并根据设备取出烧断的保险丝。
- 更换新的保险丝管。
文件/资源
![]() |
PCE INSTRUMENTS PCE-DBC 650 干体温度校准器 [pdf] 使用说明书 PCE-DBC 650 干式温度校准器,PCE-DBC 650,干式温度校准器,干式温度校准器,温度校准器,校准器 |





